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为什么在香港充电宝叫尿袋?
本頁主題: 为什么在香港充电宝叫尿袋?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毒师


級別:聖騎士 ( 11 )
發帖:483
威望:351 點
金錢:27611 USD
貢獻:13750 點
註冊:2024-08-06

为什么在香港充电宝叫尿袋?

在香港,当有人向你借尿袋时,你千万不要掏出真正的尿袋。
“有人找我借尿袋,让我对香港的共享精神非常震惊,这是可以共享的吗?”


当大陆游客在网络上看到《没有尿袋你将在香港寸步难行》《香港尿袋3大挑选攻略》《香港哪里可以租到尿袋》的标题时,会以为寸土寸金的香港没有公共厕所。
一篇旅游指南里写到去香港要带尿袋,结果有读者看完真的带了一次性尿袋。香港的海关经常在大陆游客的箱子里搜出尿袋,对此他们已经见怪不怪,“又是一位只看标题不看正文的旅客。”


事实上,在香港尿袋有两层含义,一层是指医疗用品的尿袋,另一层则是指充电宝。
发明这个俗称的人具备一种大智慧,插着充电宝使用手机看起来就像是病人随身携带着尿袋。
这个形象的俚语击败了“移动电源”“充电堡垒”“行动电源”等名称,迅速获得香港人的认可,进入当地的日常语言场景,也侧面印证了香港市井文化深入人心。
如今,在香港的电商平台上搜索尿袋,首先显示的都是充电宝而不是真正的尿袋。


去香港旅游,最好自己准备一个尿袋,成了许多知道这个俚语人的共识。而对于还蒙在鼓里的人,总会被文化差异导致的现象吓一跳。
“之前香港的朋友手机没电说要借尿袋,我花了几秒的时间才反应过来。”




点开一个香港电子博主的充电宝测评,如果你不看画面,只听声音,会听到这个博主为了测试尿袋的电量和充电速度费了多大的劲。


香港的新闻标题,通常得往深了去理解。第一次去到香港的大陆人看到《手机放床头充电,尿袋突爆炸起火,20岁女睡梦中险炸伤毁容》会不禁产生疑惑:手机充电到底是如何引起尿袋爆炸的?
在香港的社会新闻里,尿袋爆炸算是大新闻。不明所以的人可能会首先想到尿液横流的画面。但真实情况,往往会引起消防队出动。


尿袋的威力似乎没有上限,《航机上尿袋爆燃,急降香港》、《女子因尿袋容量过大,遭海关收走》、《美国宠物狗啃咬尿袋,导致电池爆炸引发火警》。
正是在这些新闻的科普下,越来越多的大陆游客明白过来了,原来这个尿袋说的是充电宝。


但这也引发了更多大陆人的迷思,如果他们把充电宝叫做尿袋,那么真正的尿袋叫做什么?
一位网友在浴室泡澡时突发奇想,如果可以把充电宝叫做尿袋,那么在医院真正的尿袋满了的时候,是不是可以对护士喊:“我的行动电源满了。”
如果要探究本质,实际上仍有不同之处,充电宝是电往手机流,而尿袋是尿往袋里流。


上次和一位香港朋友表达了我对尿袋由来的好奇,他反过来问我为什么大陆总喜欢使用“XX宝”,诸如:支付宝、充电宝、加多宝,导致他的大陆女友叫他宝时,他感觉自己像个工具人或者饮料。
但跟充电宝对香港人的冲击比起来,尿袋对大陆人的意识冲击才是更彻底的。


为了让更多人看得懂尿袋是什么,有些商家会在商品标示上作出努力,写上“行动电源(尿袋)”,两种说法都写上,因为他们早就习惯了一个物品有两种表述方法。
这时候不得不感叹括号这个语言工具的巧妙之处,对于弥补语言差异做出了贡献。


文化差异直接导致的语言差异,触发了某种奇怪的幽默感。在不同语境下,一个物品往往有着其他的表述。
比如说香港人还把U盘叫做手指,因为U盘的英文名叫thumb disk,吸管叫软筒,充电叫叉电,摩托车叫电单车,盒饭叫饭盒,不学无术的人叫做读屎片。
同样,充电宝在香港叫做尿袋,但在澳门却被叫做奶妈,而台湾人则称作行动电源,这些都是文化差异引起的现象。


词意不同,套入某个语境时,也带来了不一样的冲击力。当有一天,诸如尿袋的差异性被弥补时,香港就再也不是曾经的香港了。
总之,不管是哪种尿袋,爆了都不是什么好事情。





赞(51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10-17 13:03 發表評論
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

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
用時 0.01(s) x3, 12-05 00: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