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69.8万随借随还?姑娘收到短信后苦恼又好奇:谁泄露了我的信息?
本頁主題: 69.8万随借随还?姑娘收到短信后苦恼又好奇:谁泄露了我的信息?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【我爱罗】


級別:風雲使者 ( 13 )
發帖:2785
威望:3352 點
金錢:37702705 USD
貢獻:202216 點
註冊:2006-12-30
認證: 技術區認證會員
2022-11-03

69.8万随借随还?姑娘收到短信后苦恼又好奇:谁泄露了我的信息?


最近,你是不是频繁收到各种贷款推销短信?你是不是在疑惑,这类信息究竟是谁发的?这种贷款靠谱吗?

 


△频繁收到的贷款短信截图。
钱江晚报 · 小时新闻记者调查后发现,你收到的贷款推销短信中,大多出自贷款中介公司。从有贷款需求的个人到贷款中介,再到银行,存在着一条 " 灰色 " 产业链。
这些贷款中介公司是如何拿到你的手机号的?银行和中介公司之间又有何关联?
钱江晚报 · 小时新闻记者采访了贷款中介、银行业内人士以及相关律师,试图理清庞大贷款短信和电话背后的来龙去脉。
好奇问一下利率,就被频繁 " 骚扰 "
杭州的桃子女士,频繁收到贷款经理的电话和微信,是从回复了一条贷款短信 "1" 开始的。
3 月 1 日,桃子先是收到了内容开头为某银行的短信,告知她有一笔 " 备用金 " 可授信。
桃子虽然不需要贷款,但她比较好奇,现在的贷款利率大概有多少?并想和自己的房贷利率做个比较。于是,桃子按照短信提示回复了数字 1,很快,她接到了自称该银行贷款经理的电话。
电话里,这位 " 贷款经理 " 详细询问了桃子的收入和房子等资产情况,以及是否存在借贷的状况。当得知桃子开通了花呗之后,他便开始劝说桃子花呗已经被纳入征信体系,如果逾期每个月要还的利息很高,不如贷款,并提出加桃子微信的要求。
让桃子感到困扰的是,自己好奇问一下利率,就被频繁 " 骚扰 "。随后,桃子在工作时间,屡次遭到该 " 贷款经理 " 的电话推销,她最后只能将其号码拉黑。
不仅如此,桃子在回复 "1" 后,又收到了两条开头为其他银行的短信,同样也是推销贷款。桃子怀疑先前那位 " 贷款经理 " 的身份,他真的是该银行的工作人员吗?

 


△桃子和 " 贷款经理 " 的对话截图。
和桃子一样,钱江晚报 · 小时新闻记者也收到了类似的短信,回复消息后,就有人打电话过来。
一开始,对方自称是 " 银行直贷 ",后在记者追问下,对方改口说是银行的 " 中介渠道 "。
这名自称姓李的经理这样向钱江晚报 · 小时新闻记者推销:" 你买房,不一定是房地产公司帮你带看房子啊。你想想,银行的贷款经理就那么几个人,但是贷款需求又这么多,我们会根据你的资金需要,帮你申请贷款。"
他详细问了记者每月的入卡工资、公积金等数额,以及工作了几年,是否有网贷信用卡等,最后询问需求时间。
" 每个银行的政策不同,比如你要贷 150 万元,我们可能通过三个银行帮你贷出来。不过,贷款的先后顺序也有讲究,比如这家银行利率低,但要求客户名下只能有两笔贷款;而另一家银行可以有六笔贷款,但贷出来的数额可能比较低。我们会帮你出一个利息最低的方案。" 李经理说。
李经理邀请记者带着身份证、银行卡和征信报告,去他们公司面谈,对方称公司在萧山区的一座大厦里。李经理表示,他们的收费标准,是客户实际到手贷款的 1~3 个点。
钱江晚报 · 小时新闻记者特地询问李经理," 你如何得知我的电话号码的?"
李经理问:" 你之前在银行做过贷款,或者办过信用卡吗?"
" 没有的 ",记者否定后,他表示,公司和银行有合作,可能是记者之前在银行登记过信息,信息是银行那边给过来的。
谁在群发贷款推销短信?
按照李经理说的地址,钱江晚报 · 小时新闻记者来到萧山区该大厦,这幢写字楼里就开着好几家这样的贷款中介公司。据了解,这些公司通常以 " 信息咨询服务 " 的名义进行注册。
钱江晚报 · 小时新闻记者以咨询业务为由走进其中一家贷款中介,听到里面业务员打电话声此起彼伏。" 一天至少要打三百来个电话。" 一位业务员告诉钱江晚报 · 小时新闻记者,他们每天的主要业务方式有两种——打电话或发短信找客户,帮客户对接银行办贷款。
陈旭(化名),从事贷款中介工作近 5 年,他告诉钱江晚报 · 小时新闻记者,以贷款短信为例,贷款中介公司会以银行名义编辑好推销短信,并将需要推送的内容和号码,交给专门做短信群发业务的公司。
如果短信来源是一串虚拟号,而内容是各家银行的贷款产品,这都是贷款中介发过来的。
" 短信群发公司和运营商都有合作,这也是为什么你看到短信的来源都是虚拟号的原因。" 陈旭解释说。

 


△小时新闻记者和业务员的对话截图
钱江晚报 · 小时新闻记者以 " 短信群发 " 为关键词,检索到一家名为 " 湖南云客 " 的公司,向其咨询贷款短信群发业务。该业务员表示,贷款类的短信 7 分 5 一条,贷款中介公司需要提供与银行的合同,来证明自己有办理贷款的资质," 最近贷款诈骗很多,我们审核严格一些。" 该业务员说。
但陈旭表示,很少有银行愿意和中介公司签订正式合同,即便有,也是私下合约。因为会牵扯到很多责任认定上的麻烦。
" 当然,并不是每一个短信群发公司都需要审核资质,他们很多管理都比较松。" 陈旭告诉钱江晚报 · 小时新闻记者。
手机号码从哪里来的?
那么,这些贷款中介公司提供的号码,都是从哪里得来的呢?
钱江晚报 · 小时新闻记者调查发现,他们获得号码的主要渠道有三种:一是在贷款中介公司在各个平台投放贷款广告后的需求信息;二是通过区号随机组合;三是购买一些 " 号码名单 "。
和房产中介一样,你会发现,只要你在某一个贷款广告里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,那么很快你就会接到数个贷款中介的推销电话。
多名从事该行业的人士介绍,贷款中介之间会互相交换电话信息。这样的圈子并不大,这些号码信息就会在业务员之间私下流传,而如果被视为是有贷款需求的 " 精准客户 ",那么你就会被贷款销售的电话轮番 " 轰炸 "。
有人说,自己根本没有填过类似信息,为什么还能收到这样的短信或电话?陈旭解释,他们会根据地区号段随意组合号码的后四位。例如,如果 1736707 开头的号码是杭州的,那么他们会盲打后四位的号码。
" 这样做效率不高,但也是一种办法。" 陈旭说,中介公司给业务员的指标大概一天打 100~300 个电话。
而第三种渠道,则是贷款中介在获取信息上的 " 灰色地带 "。在一些 QQ 和微信群里,有些人会向这些中介公司兜售 " 号码名单 "。这些名单往往被命名为 "xx 小区业主号码名单 ""xx 车客户名单 " 等等。这些名单上的个人信息基本以 2~5 元一条的价格,被重复卖给各家中介公司的业务员。
而兜售这些信息的人,有装修公司、物业公司,或者某些信息公司的后台人员。他们能利用职务之便拿到一些姓名和号码名单,私下兜售。
通常报价越高,卖的信息越真。陈旭就遇到过,有人号称自己在银行 " 有资源 ",都是在银行办理抵押贷款的真实客户信息,一条售价 50 元。
" 泄露客户信息,对于银行来说是严格禁止的。" 银行从业者王博(化名)告诉钱江晚报 · 小时新闻记者,银监会对泄露数据行为有严格的监管办法。
2020 年,建设银行曝出了数据泄露事件。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显示,原建设银行余姚城建支行行长沈某某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,被判处有期徒刑 3 年,缓刑 3 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 6000 元。法院认定,2017 年 3 月至 4 月,沈某某曾将非法获取的余姚市东城名苑业主财产信息 1111 条和其所在行贷款客户财产信息 127 条,非法提供给他人用于招揽业务。
浙江丰国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陈松涛表示,这些贩卖个人信息的行为,已经涉嫌触犯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。根据相关法条规定:非法获取、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、通信内容、征信信息、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,即被认定 " 情节严重 "。
《刑法》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,违反国家有关规定,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,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情节特别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这些贷款推销短信有何风险?
一名银行相关从业者告诉钱江晚报 · 小时新闻记者,银行在跟合作机构签订协议时,对机构的资质有一定要求,也有监管责任。所以大部分银行不会和助贷机构签订公对公的协议,多数为口头约定或私下签约。在协议中,最重要的一条就是,要求贷款中介公司不允许向客户收费。
但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此前的调查显示,中介公司的收费标准,是客户实际到手贷款的 1~3 个点。
" 如果遇到要收取手续费的中介公司,就要留个心了,这些中介公司很可能在资质以及操作上存在不规范。" 这位银行从业者说,除了要留意中介公司是否会收取手续费,更要警惕混杂在这些推销短信里的诈骗信息," 现在个人信息泄露比较多,很难判定这类短信的来源以及内容的真实性。"
" 保险起见,这些短信最好不要信,收到了删除就好。如果想要借钱,就去正规的金融机构,现在手机银行申请贷款很方便。" 这位银行从业者说。


赞(3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6
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04-18 01:56 發表評論
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

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
用時 0.01(s) x3, 11-22 15:18